股票交流平台网站 环境部:全国碳市场活力稳步提升,相关配套政策持续完善
在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方面,首批落地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目前,前海企业办理笔数达10.8万笔,跨境收支金额约136.6亿美元。首批开展出口跨境电商直通车,营造有利于新业务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首创境内进口商“境外不落地购汇”支付货款,为企业提供规避汇率风险新通道。首批构建“本外币合一、高低版搭配”的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政策体系,便利深圳51家跨国公司全球化运营,惠及境内外成员企业近1600家,试点业务规模达1842亿美元。首创前海港企贷,有效拓宽前海港资小微企业跨境融资渠道,将香港金融机构对港企的授信服务延伸至前海。
2024年5月23日,上海市松江区,正泰电气电力变压器工厂。该工厂生产的750kV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是目前全球电压等级最高的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它最大特点是采用植物豆油替代传统矿物油,碳排放降低了98%,并可实现100%生物降解,真正做到了绿色低碳。。图为铁芯叠片机器人正操作0.23毫米的硅钢片叠加工序。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今年7月,碳市场上线已满三年。三年来,我国碳市场建设进程顺利,效果显著。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多措并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在7月29日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详细介绍了近三年来我国碳市场建设情况。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目前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于2024年1月正式启动,目前制度框架体系已构建完成,减排项目和自愿减排量即将进入申请登记的窗口期,鼓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碳减排行动。
裴晓菲介绍,三年来,全国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主要取得了以下四方面进展:
一是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框架。国务院印发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三项管理规则,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指南、配额分配方案等文件,共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
二是建成了“一网、两机构、三平台”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一网”是指建成“全国碳市场信息网”,集中发布全国碳市场权威信息资讯。“两机构”是指成立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交易机构,对配额登记、发放、清缴、交易等进行精细化管理。“三平台”是指建成并稳定运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管理平台三大基础设施,实现了全业务管理环节在线化、全流程数据集中化、综合决策科学化。
三是碳排放核算和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建立碳排放数据质量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优化核算核查方法,对企业排放关键数据实施月度存证,实施“国家—省—市”三级联审,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智能预警,消除数据问题隐患。创新建立履约风险动态监管机制,督促企业按时足额完成配额清缴,目前企业均建立碳排放管理内控制度,管理水平和核算能力显著提升。
四是碳市场活力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4.65亿吨,成交额约270亿元。交易规模逐步扩大,第二个履约周期的成交量和成交额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分别增长19%和89%,且第二个履约周期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参与交易的企业占总数的82%,较第一个履约周期上涨近50%。同时,碳价整体呈现平稳上涨态势,由启动时的48元/吨,上涨至7月26日收盘价91.6元/吨,上涨了90.8%。
裴晓菲还说股票交流平台网站,为着力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如期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生态环境部将坚持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持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发布更多领域的方法学,丰富交易主体和产品,探索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配额分配方式,深化碳市场国际交流与合作。
配额生态环境部环境部碳达峰碳裴晓菲发布于:上海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